Search

【聽完了,然後呢】

.
先感謝大家支持與分享,由於留言實在比較多,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聽完了,然後呢】

.
先感謝大家支持與分享,由於留言實在比較多,加上我真的懶惰,所以就看到的問題一起回答。
.
1.如何回應
.
大家最好奇的就是我聽完以後,如果不回應,那是不是對方會覺得自己沒在聽呢?
.
我覺得大家可以思考回應有不同方法,但不是聽就不用回應。這邊取兩個點,一個是身體回應,另一個則是認同回應。
.
身體回應是你可以感覺往離對方靠近一些,讓對方感覺重視(傾聽的傾,就是這個意思),或是在關鍵字點頭,眼神看著對方等等。
.
認同回應時可以跟對方說
.
『你同事好誇張』
.
『你一定很委屈』
.
『這個太不合理了啦』
.
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情緒給出回應,而不是針對事情。其他進階的也可以透過提問,模仿情緒,肢體接觸來反應,這個就有機會課堂上再分享了。
.
2.幹嘛不解決問題就好
.
假設你手機電池壞了,你為什麼不直接換電池,而要先拆開他呢?你想說廢話,不拆開怎麼換?
.
面對問題也是啊,情緒往往是我們的動力,但如果運用不好也可能是我們的障礙。
.
所以能夠同理對方是重要的,有時候情緒其實是問題之前的要解決的問題,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往往親密關係就容易出問題。
.
3.怎麼知道對方需要什麼呢?
.
簡單來說,對方沒問你怎麼辦,就不要告訴他。
.
不管我女神跟我說什麼,只要他沒問我怎麼辦,我就絕對不給任何方法。即便他問我看法,我也會再確認他是想聽我的想法,還是要給解決辦法。
.
我個人覺得我以前急著給作法,可能不是真的要解決,只是想證明自己而已。現在發現當有更多的理解,通常對方會自己找到方法,
.
4.他知道但是沒有做,不就是不知道嗎?
.
每個人都有選擇,也都很矛盾。他說減肥但是不減,他想賺錢卻常常在家打電動,他要省錢但是吃大餐買包等等。
.
請記得不能控制他,你只能決定要不要跟這樣的人一起生活。所以你可以提出想法,但是不能讓對方一定要照著你的方案去做。
.
畢竟所有衝突的背後,都是一個覺得自己是對的人,嘗試證明對方是錯的。甚至用一些攻擊的話語或威脅,這個去看看上一輩特別明顯,例如:
.
『你再考這樣,我就把你的電腦丟掉』
.
當然這沒有對錯,我只能說這就是把對方當成自己控制的一部分,而不是一個人。
.

5.這篇沒給作法,沒什麼用
.
我常常被說寫很多雞湯文,但上過我簡報課的同學就知道,很多時候雞湯之所以被看,是因為裡面包含了某個問題,而很可能就是情緒。
.
啊不過在網路看免費就是這樣,至少我的承諾是無論溝通,公眾議題甚至業配,一定可以學到某些東西。
.
就像一碗雞湯,有些人手上有湯匙,有些人可能沒有。所以知識才是有價值的,有些人一點就通,但有些人怎麼樣就是不懂。
.
但有趣的是,一點就通的人往往是那些會來上課學習更多的人,而那些覺得自己會的,往往會一直覺得明明自己才是對的,怎麼會沒有人聽呢?
.
你是對的,或是你說的真的很有用,但沒人聽就沒有意義了。所以學習溝通表達的意義就是讓有用的東西,怎麼樣能讓對方想聽。
.
畢竟忽略意願的溝通,其實都只是無效的說服罷了。
.
6.如何跟不聽的人溝通
.
對方不聽,很可能只是他認為情緒不重要,或是把專注力放在你的問題。
.
這時候你只要提醒他情緒是現在的問題就好,例如女神會說
.
『我等等要抱怨,你聽我說就好』
.
而當他要解決時,他會說
.
『我有件事可以請你幫忙嗎?我不知道怎麼辦比較好』
.
所以如果對方不太會溝通,那也不要逼他,可以用明確指令讓對方明白他該做的事情,這樣依然可以達到目標。
.
畢竟溝通是互動,當一個人調整,另一個人也有機會改變的。不過面對長輩就放寬心,因為我自己的成功案例也不多哈哈哈哈哈
.

#聽其實就是一種解決

#傾聽是一種讓對方認同的練習

#情緒有時候就是問題本身

#你可以溝通但不是控制

#給指令讓對方更懂你

#網路免費所以看看就好

#真的不懂歡迎來上課或加入群組發問XD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張忘形:圖文故事/人際關係/溝通表達 培訓師 ⠀ 忘形流簡報非黑即白,只希望一切簡單 ⠀ 而黑與白中間的灰度,就是生命的深度 ⠀ 任何形式合作,請寄信至 [email protected] 聯繫,謝謝 ⠀
View all posts